广告位
位置导航: 中国酒网 > 新闻 >

去年基金自购64.52亿元,接近历史最高纪录

[新闻]      来源于:证券之星      时间:2025-01-05 22:00     阅读量:15550   
导读:去年基金自购64.52亿元,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基于市场估值吸引力、新基金快速发行、提振投资者信心等考虑,去年公募基金自购愈发积极,全年自购金额达到64.52亿...

去年基金自购64.52亿元,接近历史最高纪录

基于市场估值吸引力、新基金快速发行、提振投资者信心等考虑,去年公募基金自购愈发积极,全年自购金额达到64.52亿元,位居历史第二高位,和最高纪录64.69亿元非常接近。

业内人士表示,在权益资产性价比较高、产品战略布局等因素影响下,权益类基金、公募FOF成为基金自购的主要方向。对于自购,投资者应基于长期投资理念,综合考虑宏观经济、政策等因素精选优质基金,理性看待基金自购行为。

去年基金自购64.52亿元

主要是权益类和公募FOF

统计显示,2024年公募基金自购金额为64.52亿元,非常接近2021年历史高点的64.69亿元。

谈及基金公司加码自购的原因,南方基金表示,2024年,投资者情绪受到多种因素扰动,出现了一定的波动。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居民财富管理的代表,公募基金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,秉持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的理念,通过长期持有旗下权益类基金,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,增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。

基煜基金分析称,从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考虑,去年市场估值处于低位,对于基金公司和普通投资者来说都是比较好的布局时点;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,基金公司自购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,提高投资者信心。

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,基金公司自购一般有两种情形:一是成立新基金,基金公司为了快速发行,采用发起式方式成立新基金;二是存量资金规模较小有清盘危险,基金公司为了保留基金而进行自购。2024年,第一种情形居多,主要原因是ETF产品发行较多,管理人为了抢占发行时机,通过自购和发起式基金的形式,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。

从自购标的看,除部分固收产品外,基金自购主要是权益类产品和公募FOF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权益类基金自购金额超30亿元,占比近47%,债基、货基其次。公募FOF自购金额达到8.14亿元,占比为13%。

谈及基金自购的方向,基煜基金表示,由于2024年市场估值处于低位,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稳定股市,市场出现估值修复行情,权益资产的投资性价比较高;公募FOF可以投资多只基金,基金公司可以借助其专业筛选配置能力,应对波动提高稳定性。

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认为,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市场表现相对较差,基金公司自购成本相对较低。基金公司自购的权益类基金多为ETF及联接基金,这跟2024年中国ETF市场快速发展有较大关系。FOF方面,虽然整体规模不大,但属于基金公司的战略产品线,比如养老FOF,基金公司布局意愿较强。

以长期投资理念精选优质基金

从历史经验看,权益类基金积极自购的阶段,往往是市场处于底部的时候。机构建议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,综合分析宏观经济、估值、行情等因素,精选优质基金。

基煜基金表示,基金自购属于是市场的积极信号,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条件,但不能靠此判断市场进入底部。不过,基金公司大规模自购可作参考,暗示市场或被低估,存在投资机会。而且,基金公司自购的多是经严格筛选的具有长期价值、契合市场走向的产品。投资者可关注自购动态,优先考虑被自购的优质基金,提高选基精准度。

基煜基金提醒,基金自购并不保证会盈利,切勿盲目跟风。该机构建议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,莫因短期波动频繁买卖而错过机会。

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认为,基金公司自购受多方因素影响,市场行情和基金公司产品线布局均是重要因素。

该机构建议,投资者要客观看待基金公司自购现象,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,并结合市场行情等进行综合判断。

南方基金也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,不要因为短期波动而盲目决策,应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,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。


制作:小茉 编辑:杜妍 校对:王玥

审核:许闻

版权声明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广告位
广告位